admin 发表于 2018-9-12 12:51:23

马云那些年吹的牛X,后来怎么样了


   本文约2700字 | 只需阅读:7分钟
  这两天,想必大家都被马云退休的新闻刷屏了。
  如今,马云已经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,他打造的阿里巴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,但正在阿里巴巴发展得如火如荼之时,马云却选择激流勇退,回到课堂上教书。
  2012年的纪录片<<扬子江中的大鳄>>回顾了马云的创业史,在豆瓣有8.7的高分,该片的导演是阿里巴巴的前副总裁Porter Erisman。

  导演Porter Erisman其实大有来头,他出生于1970年,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,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他,90年代为了寻找商机来到中国,他先是在央视主持一档旅游节目,后来又去了公关公司奥美任职。
  出乎意料的是,在2000年的时候,Porter Erisman竟然选择辞去奥美的工作,加入马云的阿里巴巴。当时,马云还不是马云,阿里也不是阿里。
  Porter Erisman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从早期就加入阿里的外国人,他在阿里工作了8年,2008年才从阿里巴巴离职,去追寻自己的电影梦。

  见证了阿里的成长,也沉淀了许多商业知识,Porter Erisman原本打算撰写一部自己的商海回忆录,但看完公司内部的档案视频和照片之后,Porter Erisman觉得,这些内容更适合以影像的形式呈现,于是决定拍摄一部关于阿里的纪录片。
  Porter Erisman离职前夕,和马云吃散伙饭的时候,在饭桌上跟马云说了这个想法,当时马云“同意了”,Porter Erisman便投入了创作,用了近三年的时间,终于完成了这部纪录片,但当Porter Erisman开始展映这部纪录片的时候,马云才反应过来,原来Porter Erisman当初说的不是玩笑话。
  纪录片伊始,是2009年的9月10日,阿里巴巴在杭州的黄龙体育中心举办十周年晚会,阿里的亲朋好友坐满了一万六千个座位,万余人齐唱“阿里~阿里巴巴~~”,体育场里挥舞着耀眼的荧光棒,一艘黄色的巨大龙舟在体育场中间划过。

  Porter Erisman说,难以想象,这是十年前自己加入的那个阿里,当时,阿里还只有十几个员工,挤在杭州湖畔公寓的一个小屋子里,日日夜夜加着班,听着马云的天方夜谭。
  随后,马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台上发挥他的演讲特长,而是以一袭“辣眼睛”的lady gaga的造型,拿着麦克风开唱:“can u feel the love tonight。”

  这样的行为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有可能被打上“疯子”的标签,但是在很多人看来,马云就是一个不疯不成魔的疯子。
  尤其是马云创业初期那些家喻户晓的经历,确实让人觉得他脑回路奇清,比如改革开放不久,外国游客多起来之后,马云便常常到西湖边给外国人义务当导游,这样,马云把英文水平练得炉火纯青,因此当了大学的英语老师。

  只不过12美金的月薪并没有让马云就此享受安逸的教书生活,1994年,他和朋友开了一个翻译公司,马云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到美国出差做翻译的机会。
  这一次到美国,马云接触到了互联网,但是在美国的互联网上,马云却搜不到有关中国的资料。


  回到中国之后的马云,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网络公司——中国黄页,他要做中国的互联网,他要把中国介绍给世界。
  当时听过互联网的人本来就少,何况是从一个横空出世的大学英语老师的口里听到“技术革命”这样先进的词,这注定了创业初期的马云接连碰壁。
  1999年,美国B2B的商业浪潮掀起,马云重新选择创业,他和17个朋友在杭州湖畔花园的小区里创建了阿里巴巴,他希望中国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他的平台“芝麻开门”。


  定下了2002年上市的目标之后,他们就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旅,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公寓里,昼夜颠倒,也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,就是拼了命干!
  马云说:“想朝九晚五工作的,现在就可以走了。”
  阿里巴巴的发布会选择在香港,虽然当时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,但马云一本正经的说:“明天你就会知道我们了。”

  创业初期,阿里也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,投资人给的钱在减少,公司在扩张,收益却持续为0,马云不得不调整公司的战略布局,以及裁员。
  后来,投资公司直接说不会再投钱了,媒体预言阿里巴巴要死了,但马云仍然在台上一次次给员工打鸡血。

  幸运的是,阿里在花完投资人的钱之前,收获第一桶金——当时有一个客户说,能不能给一万块钱,让他的商品放在搜索的头条。
  阿里摸索了许久的变现方式,这下终于有了思路,公司迅速得到了回报,整个公司的人办了一个庆祝会,全部人一起唱起那句“不经历风雨,怎么见彩虹。”

  尽管经历了互联网泡沫、与eBay之战、金融危机......阿里都挺过来了,成了今日的阿里。而马云那些年吹过的牛X,也竟然都实现了。


  马云常常挂在嘴边的词便是“理想”二字,阿里巴巴的理想主义也常常给人一种传销组织的感觉,但当阿里把一个个天方夜谭变成现实之后,大家才会后知觉地刮目相看,或许,那才是我们口中所说的奋斗之热血。
  <<扬子江中的大鳄>>的镜头主要来源于1995年到2009年间,阿里的200多小时的档案视频资料加Porter Erisman的口述,基本没有导演自己拍摄的镜头,纪录片公开放映的时候,也是阿里的很多历史资料第一次对外公开。
  从纪录片中也看得出来,导演所采用的片段都是原声视频,马云后期配音。
  Porter Erisman虽然曾是阿里的副总裁,但他是在离职之后才创作这部纪录片的,也在试图避免歌功颂德,努力呈现出阿里巴巴一路走来的故事,有理想,也有诸多错误的决断和内部抗衡。

  纪录片创作完成之后,在全球的20多个电影节展映,并被包括哈佛商学院、斯坦福大学等多个大学、全球的商业组织和公司受邀放映,纪录片之所以受到商界欢迎的原因,或许就是片子里马云的高调又极富理想主义的形象。

  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,马云的励志鸡汤总是滔滔不绝,他在2000年的时候就把阿里巴巴定位成一个国际站,而今年,他的目标是把阿里做成全球第五大经济体。

  要是在此前,或许你我都觉得马云说的话不着边际,但是现在,大家已经习惯了马云天马行空般的想法,因为阿里一路走来,的确是创造了太多奇迹。

  <<扬子江中的大鳄>>便是取名自阿里当时与eBay的市场争夺时,马云说:“eBay可能是条海里的鲨鱼,可我是扬子江里的鳄鱼。如果我们在海里交战,我便输了,可如果我们在江里交战,我稳赢。”
  这也是导演Porter Erisman创作这部纪录片的初衷,因为他亲眼目睹了一个英语老师创办的互联网公司,打败了美国的eBay,最终从一间公寓发展成了一家全球性的公司,一群被忽略了的人却做了一件改变世界的事儿。


  本文来自大风号,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。
  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马云那些年吹的牛X,后来怎么样了